- 刘黎香;杨焱;王继江;南奕;肖琳;冯国泽;姜垣;
目的描述我国成人吸烟人群尝试戒烟的情况,探讨影响戒烟行为的主要因素。方法以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在全国抽取16 800个家庭户,每户随机抽取1名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数据加权后,采用SAS 9.3复杂抽样设计的方法进行分析,其中尝试戒烟率的影响因素分析使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结果 4267名现在吸烟者纳入分析,31.51%的现在吸烟者报告在过去12个月内戒过烟,其中男性为31.28%,女性为35.93%。偶尔吸烟者的尝试戒烟率为44.97%,高于每日吸烟者的29.22%,既往得到医务人员戒烟建议的为40.32%,高于未获得者的30.8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居住地为农村(OR=0.55,95%CI:0.37~0.81)、偶尔吸烟(OR=0.42,95%CI:0.25~0.70)、过去12个月内获得医务人员的戒烟建议(OR=0.65,95%CI:0.45~0.92)、家中室内区域一般不允许吸烟(OR=0.50,95%CI:0.32~0.76)、完全知晓二手烟烟雾可导致成人心脏病、儿童肺部疾病和成人肺癌这3种疾病(OR=0.55,95%CI:0.38~0.80)是尝试戒烟的保护因素。结论中国15岁及以上成人现在吸烟者尝试戒烟率较低,采取简短戒烟干预、建立无烟家庭、大力宣传二手烟的危害,对促进吸烟者采取戒烟行动具有重要意义。
2018年05期 v.34 387-3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6K] [下载次数:606 ] |[引用频次:32 ] |[阅读次数:0 ] - 陈小丹;何苗;代佳男;吴成斌;赖维云;
目的了解重庆市13~15岁青少年烟草使用及戒烟情况,分析、比较其在不同性别、年级、城乡间分布的差异,为青少年控烟干预提供基线数据和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重庆市13~15岁初中在校生进行人口学信息、吸烟、烟草使用、戒烟等情况进行调查,所有分析均在基于复杂抽样设计的权重调整下进行。结果共调查3710名青少年,男生1884人,女生1826人,现在吸烟率为9.3%,现在烟草使用率为9.9%,其中,男生现在吸烟率为14.5%、烟草使用率为15.1%,所有的烟草使用率均明显高于女生的3.7%、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不同年级间的现在吸烟率和烟草使用率初三最高,为12.9%、13.7%,初一最低,为5.5%、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城乡间未见差异(P>0.05)。现在吸烟者中,72.0%的人目前想要戒断吸烟,80.6%的人过去12个月尝试过戒断吸烟。结论重庆市13~15岁青少年烟草使用以男性为主,烟草使用率处于全国较高水平;较多青少年尝试过吸烟或使用烟草,但吸烟者中大部分学生表示有戒烟欲望。建议对青少年特别是男性青少年的吸烟行为预防教育和干预应尽早开始。
2018年05期 v.34 391-3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5K] [下载次数:248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胡文斌;张婷;张小花;秦威;罗晓明;
目的分析2016年江苏省昆山市18~69岁居民吸烟现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于2016年对江苏省昆山市18~69岁常住居民进行吸烟状态问卷调查与体格检查。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现在吸烟状态的影响因素。结果 2016年昆山市18~69岁常住居民现在吸烟率为24.08%,男性现在吸烟率为52.36%,女性现在吸烟率为0.29%。调整混杂因素之后,小学及以下(OR=3.78,95%CI:2.71~5.25)、血脂异常(OR=1.32,95%CI:1.16~1.50)、不经常在家吃早饭(OR=1.61,95%CI:1.40~1.86)、睡眠时间≤6h(OR=1.35,95%CI:1.14~1.60)、丧偶离婚分居状态(OR=3.34,95%CI:1.61~6.93)是现在吸烟的影响因素。结论 2016年昆山市18~69岁常住居民中现在吸烟率较高,人口学特征与行为生活方式与吸烟密切相关。
2018年05期 v.34 395-3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8K] [下载次数:143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邓陶陶;王绩凯;章荣华;梁栋;李湖中;韩军花;
目的了解我国预包装食品标签中营养声称的标示情况,为修订《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全国各地大中型超市采样或拍照,收集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信息并录入Excel,对各类食品及各营养成分的营养声称使用情况进行统计。结果共纳入5348个样本,营养声称总体标示率为15.22%,标示合格率为100%。各类食品中乳与乳制品中营养声称标示率最高,为26.57%;蛋制品、茶叶及其相关制品标示率为0%。各营养成分中,钙、膳食纤维和铁的实际含量声称标示率最高,高达30%,部分营养成分如生物素、铜和氟的实际标示率为0%。比较声称使用频次较少,主要集中在"减少脂肪"、"增加蛋白质"和"减少钠(盐)"方面。结论我国预包装食品营养声称使用较为规范,但企业实际使用率相对较低,且关注的营养成分比较集中。建议在标准修订时考虑营养声称的实用性并进一步加大标准宣贯力度和消费者教育工作。
2018年05期 v.34 400-4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1K] [下载次数:473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吴敬;李莉;李英华;聂雪琼;石茗菲;
目的了解我国居民慢性病防治素养水平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慢性病防控策略和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分层多阶段与人口规模成比例抽样(PPS抽样)方法,对全国31个省(区、市)336个监测点非集体居住的15~69岁常住人口进行全国居民健康素养调查。结果 2016年全国共调查15~69岁常住人口85 470人,收回有效问卷84 987份,有效率为99.43%。其中,城市人口占50.55%,农村人口占49.45%;男性占48.53%,女性占51.47%。加权后,2016年中国居民慢性病防治素养水平为11.48%,城市居民为16.00%,高于农村居民的8.63%。东部地区居民为14.69%,高于中部地区居民的9.28%和西部地区居民的8.93%。25~34岁年龄组慢性病防治素养水平最高,为15.16%。大专/本科及以上者慢性病防治素养水平最高,为27.14%。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东部地区居民(OR=1.355,95%CI:1.094~1.679)、大专/本科及以上者(OR=7.842,95%CI:6.026~10.205))、医务人员(OR=1.869,95%CI:1.496~2.335)、家庭年收入≥80 000元者(OR=1.521,95%CI:1.236~1.873),慢性病防治素养水平较高。结论我国居民慢性病防治素养水平较低,地区、受教育水平、职业、家庭年收入是慢性病防治素养水平的影响因素。
2018年05期 v.34 404-4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8K] [下载次数:808 ] |[引用频次:77 ] |[阅读次数:0 ] - 谢美美;欧光忠;陈锦辉;
目的了解福建省城乡居民健康素养的状况及变化趋势,为制定健康促进干预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多阶段与PPS抽样方法,于2015年10—12月在福建省10个县(区)抽取2461人,采用2015年中国居民健康素养监测问卷进行人户调查。结果全省共调查2461人,收回有效问卷2453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9.67%。在2453份有效问卷中,经过加权调整之后,2015年福建省居民健康素养具备率为12.00%(95%CI:10.02~14.32)。基本知识和理念、基本技能、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具备率依次为20.02%、14.92%、12.31%;安全与急救、科学健康观、健康信息、传染病防治、基本医疗、慢性病防治素养具备率依次为49.34%、27.00%、15.80%、13.28%、12.82%和12.08%。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总体健康素养具备率的影响因素为地区、文化程度及职业。结论福建省居民健康素养具备率高于全国,但仍有待提高,针对重点人群应加强健康教育干预的力度。
2018年05期 v.34 409-4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1K] [下载次数:340 ] |[引用频次:34 ] |[阅读次数:0 ] - 严丽萍;安芮莹;卢永;吴敬;唐颖;
目的分析全国学校健康促进资源和需求,为开展健康促进学校建设提供政策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和现场观察相结合的方法,了解学校在健康政策、健康环境、健康服务、健康需求等方面的情况。结果共调查170所中小学校。健康环境方面,学校人均活动场所面积为(17.74±69.47)m~2。卫生设置配置方面,男厕所平均(20.26±20.95)人使用1个便槽,女厕所平均(14.89±14.62)人使用1个便槽。健康政策方面,各学校均有校内禁烟、食品安全、体育活动等规章制度制定。健康服务方面,师生健康工作多数由医务室/保健教师(59.40%)和班主任(27.10%)担任,88.69%的学校每年组织学生体检。健康相关课程设置方面,体育课程为(3.79±8.22)节/周,有31.76%的学校健康教育开课率每月不足或仅1次。在健康需求方面,学校开展的活动以健康教育课(92.35%)、健康主题班会(84.71%)、黑板报墙报(84.71%)为主,希望单独设置健康教育课程(62.35%)并组织健康集体活动(65.29%)。结论健康促进学校建设应针对薄弱环节,进一步改善健康环境、加强健康教育课程质量,加强健康促进学校建设的规范化、科学性和个性化。
2018年05期 v.34 414-4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9K] [下载次数:611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栗扬;李英华;李莉;聂雪琼;
目的开展克拉玛依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健康教育服务质量评价,为规范开展健康教育服务以及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利用中国健康教育中心开发的相关评价表,对5项健康教育服务进行质量评价和传播效果评价。结果抽取26份健康教育单页,13份折页,共39份单页/折页,平均得分率为81.9%,7.7%不合格,79.5%合格,12.8%优秀。26份健康教育小册子,平均得分率为77.7%,11.5%不合格,73.1%合格,15.4%优秀。26份健康教育音像资料,平均得分率为86.3%,61.5%合格,38.5%优秀,没有不合格的音像材料。26份健康教育宣传栏,平均得分率为84.8%,80.8%合格,19.2%优秀,没有不合格的宣传栏。26场公众健康咨询活动,平均得分率为95.6%,3.8%不合格,38.5%合格,57.7%优秀。26场健康教育知识讲座,平均得分率为80.9%,7.7%不合格,73.1%合格,19.2%优秀。157份个体化健康教育资料,平均得分率为55.5%,89.2%不合格,10.8%合格,没有优秀的材料。结论克拉玛依市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健康教育服务质量总体较好,但是个体化健康教育服务质量较低。
2018年05期 v.34 418-4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6K] [下载次数:302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符艳;刘璞瑜;王小焕;胡锡敏;马传仕;陈言;
目的了解海南省居民代谢综合征(MS)流行病学特征及其相关危险因素,为预防和控制MS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抽样方法抽取海南省8个市县18岁以上常住居民并进行问卷调查,测量身高、体重、血压,血脂、空腹血糖等生化指标。分析代谢综合征及其危险因素的流行病学分布特点及其相关性。结果共计调查4879人,18岁及以上人群代谢综合征患病率为11.8%(标化率6.0%)。男性(13.1%)高于女性(10.8%)(P<0.05),城市(15.3%)高于农村(9.8%)(P<0.01)。患病率随着年龄增长而升高(P<0.01),不同婚姻状况和职业间MS患病率差异有统计意义(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中心性肥胖(OR=11.63.95%CI:8.82~15.34),性别(OR=1.80,95%CI:1.32~2.45),红肉摄入过量(OR=0.71,95%CI:0.57~0.89),饮酒中的有害饮酒行为(OR=1.81,95%CI:1.19~2.73)和年龄均与MS密切相关。受检者中患有1种组分占28.3%,以高血糖最高(34.8%);2种组分占18.6%,以高血压+高血糖和高血糖+血脂异常最高(21.8%);3种以上组分占10.9%,以"超重/肥胖+高血糖+血脂异常"比例最高(30.2%)。因子分析显示中心性肥胖、超重/肥胖;血脂异常(LDL-C和TC);高血压和高血糖4个因子对MS的累计方差贡献率为76.2%,其中肥胖属于首要因素(22.08%)。结论海南省居民MS是以肥胖为首要因子的多种组分综合作用结果,应加强对肥胖症,尤其是中心性肥胖为主的综合性慢性危险因素的筛查和干预。
2018年05期 v.34 424-427+4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2K] [下载次数:307 ] |[引用频次:30 ] |[阅读次数:0 ] - 王梦楠;姜学文;娜荷芽;叶墨;张欣;史宇晖;常春;
目的基于阅读、转发、收藏情况描述微信公众号文章影响力,分析文章位置、健康信息类别及文章结构类型对其影响,为借助微信文章开展健康教育提供研究基础。方法通过微信公众号后台管理功能获取文章阅读、转发、收藏数据;对阅读指数、转发指数及收藏指数做主成分分析,得到影响力指数。利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相对于非封面文章,封面文章的阅读指数(14.25±6.44)、转发指数(6.62±3.69)均更高。健康信息类别是文章阅读情况、转发情况的影响因素,热点话题类文章的阅读指数(26.35±4.83)、转发指数(10.35±3.11)均高于其他类别文章。文章结构类型是文章收藏情况的影响因素,方法型文章的收藏指数(1.04±1.17)高于其他类型文章。文章影响力与文章位置、健康信息类别存在相关关系,封面文章的影响力指数(10.29±4.02)高于非封面文章(4.57±2.61),热点话题文章影响力指数最高(17.62±3.97)。结论在借助微信公众号开展健康教育工作时,应重点关注健康信息内容,并结合社会热点话题;同时,在推送时应将重要内容放在封面位置,可以提升其传播效果。
2018年05期 v.34 428-4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6K] [下载次数:768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0 ] - 张群;王光丽;陈跃芳;陶希兰;段思羽;唐增秀;
目的分析四川省攀枝花市东区成年居民慢性病患病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社区慢性病的综合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攀枝花市东区社区18岁以上居民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并分析慢性病患病影响因素。结果共调查2085人,慢性病患病率为19.95%,患病率前3位疾病依次为高血压、糖尿病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病率分别为9.88%、7.48%和1.34%。单因素分析,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吸烟、饮酒、运动锻炼频率、蔬菜摄入、饮水量、睡眠时间、每日食盐摄入量的知晓情况、高盐食物与高血压的关系知晓情况、腰围正常值知晓情况、食品标签知晓情况、建立健康档案意愿与慢性病患病存在相关性(P<0.05);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40岁(OR=1.005)、吸烟(OR=1.088)、饮酒(OR=0.041)、运动锻炼≤1次/周(OR=1.103)、睡眠时间≤5h/d(OR=1.173)是慢性病患病的危险因素,知晓每日食盐摄入量(OR=0.854)、知晓食品标签(OR=0.868)是慢性病患病的保护性因素。结论成年居民慢性病患病率处于中等水平,但其患病危险因素复杂,社区应加强健康教育及引导,积极防治慢性病。
2018年05期 v.34 432-4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7K] [下载次数:19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韩文华;高嵘;
目的分析当前北京高校户外健身设施设置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从而满足锻炼者的需要。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观察法和数理统计法,从北京10所高校户外健身设施设置情况入手,针对1200位锻炼者对设施数量与质量、设施布局与环境、设施设置中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研究。结果北京高校的田径场、足球场配备率达到100%。不同性别的锻炼者对户外健身设施数量与质量的满意度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6.254,P<0.01),不同性别的锻炼者对户外健身设施布局与环境的满意度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7.380,P<0.01)。57.6%的户外健身设施没有设置指导锻炼者如何使用的告示牌,51.5%的锻炼者认为很有必要设置告示牌,52.4%的锻炼者认为比较有必要设置健身指导员。男性锻炼者对户外健身设施设置情况的满意度高于女性锻炼者。结论北京高校缺乏指导锻炼者如何使用户外健身设施的告示牌,并且缺乏健身指导员。高校应加大健康教育力度,加强科学锻炼知识的提供与宣传,以满足锻炼者形成健康生活方式的需要。
2018年05期 v.34 437-440+4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8K] [下载次数:231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林琳;陈杨梅;曹慧;刘小娟;
目的对2型糖尿病患者不同维度自我护理行为执行优劣的划分标准进行探索,并在划分标准基础上对患者总体和各维度自我护理行为的现况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采用方便样本,抽取2015年1月一2017年12月在北京朝阳医院内分泌科病房住院的211例2型糖尿病患者纳入研究,采用匿名问卷调查方式,分析自我护理行为现况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自我护理行为总得分指标<75分组并发症的发生率(52.7%)高于≥75分组(35.9%)(P<0.05)。总体自我护理行为的高得分指标率为41.5%,运动、饮食自我护理、药物自我护理、血糖监控自我护理、足部自我护理、低血糖自我护理各子维度高得分指标率分别为46.9%、42.5%、72.9%、31.4%、48.8%和62.3%。患者的总体自我护理、饮食、血糖监控、血糖异常自我护理的高得分比例随病程延长呈下降趋势;运动自我护理中有配偶组高得分患者比例(49.7%)高于无配偶组(25.0%);药物自我护理中无家族史组高得分患者比例(80.9%)高于有家族史组(63.9%)(P<0.05)。结论高得分指标率可以作为衡量糖尿患者群的自我护理水平的指标,糖尿病自我护理行为特别是血糖监控维度的自我护理水平较低。
2018年05期 v.34 441-4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3K] [下载次数:218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李文凤;刘忠慧;崔玉山;王洋;侯常春;
目的应用TOPSIS法综合分析评价天津市饮水型氟中毒健康教育干预效果,为进一步提高氟中毒健康教育工作质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用3类9项指标应用TOPSIS法对天津市2010—2015年的饮水型氟中毒健康教育干预效果进行综合评价。采用熵值法估计各指标权重,采用RSR法对各评价对象进行分档。结果经加权TOPSIS法综合评价,2010—2015年天津市饮水型氟中毒健康教育干预效果与最优方案的接近程度分别为0.31477、0.31062、0.50406、0.67463、0.30117和0.12957,结果显示2013年干预效果最为理想,2015年健康教育工作未达到预期效果。RSR分档结果表明2013年干预效果为优档,其余年份均为中档。结论加权TOPSIS法能够系统、全面地评价饮水型氟中毒健康教育工作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2018年05期 v.34 448-4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7K] [下载次数:115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严晓英;郑麟;周金妹;
目的探讨授权健康教育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自我效能及自我管理能力的提高。方法采用方便样本选取78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指导,观察组实施为期3个月的授权健康教育,包括明确目的、表达情感、制定目标、评价反馈,利用专业量表比较2组患者疾病相关知识、自我效能、自我管理能力。结果采用授权健康教育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血液透析相关知识总分为(21.12±0.59)分,高于对照组(18.12±0.55)及干预前(16.81±0.33);自我效能量表中"对控制症状或健康问题的信心"、"对采取自我保健行为的信心"问题的评分分别为(8.34±2.11)分、(7.81±2.55)分,均高于对照组[(6.50±3.09)分、(6.58±2.11)分];自我管理的总评分为(61.21±3.00)分,高于对照组(54.59±4.37)和干预前(55.46±3.63);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授权健康教育不仅可提高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相关知识水平,对其应对疾病和治疗的自我效能、自我管理能力亦有所帮助,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和应用。
2018年05期 v.34 452-4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3K] [下载次数:355 ] |[引用频次:67 ] |[阅读次数:0 ] - 苗琳;徐冉;彭振峰;马菲;东辉英;
目的对河北邢台幼儿园大班儿童血脂异常与影响因素进行调查研究,为预防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整群抽取河北邢台的市区和县城24所幼儿园大班儿童1553名,对其进行空腹血清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甘油三酯(TG)的测定。影响因素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率的比较应用χ~2检验。结果血脂异常的患病率为10.17%(158/1553)。市区儿童血脂异常患病率为10.13%(80/789),县城儿童血脂异常患病率为10.20%(78/764),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2,P=0.964)。男童血脂异常患病率为10.27%(82/798),女童血脂异常患病率为10.06%(76/755),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19,P=0.890)。影响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单纯性肥胖(OR=2.28)、常多吃肉食(OR=1.51)、常多吃饱食(OR=2.12)、常多吃油炸食(OR=1.69)、常多吃甜食(OR=2.17)、运动量小(OR=1.98)以及家族因素(OR=2.26)均是发生血脂异常的危险因素。结论河北邢台幼儿园大班儿童血脂异常与单纯性肥胖和不良的饮食与行为习惯以及家族因素密切相关。
2018年05期 v.34 456-4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6K] [下载次数:84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林楠;阮捷;立伟;胡珊珊;巴蕾;
目的了解朝阳区孕妇对李斯特菌病和疾病预防知识的知晓情况,为制定疾病预防策略和措施提供基线资料。方法选择2015年11月—2016年3月期间在哨点医院进行产前检查的孕妇,按照1:1:1的比例随机抽取孕早、中、晚期共1674名孕妇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孕妇整体对李斯特菌病的知晓率为14.1%,对疾病预防知识的知晓率为35.6%,整体知晓率为10.4%。从事食品行业孕妇李斯特菌病知晓率为23.5%,高于从事非食品行业孕妇;人均月收入2000元及以下孕妇李斯特菌病知晓率最低,为6.9%,人均月收入8001元以上知晓率最高,为16.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中期孕妇高危食品的食用率更高,尤其是鲜榨果蔬汁和即食豆制品,食用率为48.2%和52.4%。结论朝阳区孕妇对李斯特菌病的整体知晓率较低,对疾病预防知识的知晓率处于较低水平,因此需要加强李斯特菌病相关知识的宣传以降低疾病的发生率。
2018年05期 v.34 459-4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8K] [下载次数:99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温华斌;饶江红;周小军;石丹;颜静禛;张福来;
目的了解南昌市门诊患者对互联网医疗的使用情况及影响因素,剖析互联网医疗服务的不足以及在使用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为互联网医疗服务的发展完善提出策略和措施。方法 2016年11月—2017年1月,采用自编问卷对南昌市内3所医院门诊患者互联网医疗服务的使用情况及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影响因素分析用方差分析。结果共调查612例门诊患者,使用过互联网医疗服务患者与未使用者相比呈现年龄低、文化程度高及收入高等特征(P均<0.05)。互联网医疗服务使用率达73.04%,使用较多的类型是预约挂号(54.58%)及健康、疾病知识查询(34.31%),未使用过的主要原因是没有听过(43.14%)和不会操作(38.23%)。不同年龄患者对互联网医疗服务的服务质量和效果、服务便捷性和及时性、网络信息安全3个方面的感受不同(P均<0.05)。不同文化程度患者网络信息安全的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上网时间患者在服务价格和支付、服务便捷性和及时性的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互联网医疗服务使用层次低,相关技术薄弱,可靠性较差。应面向普通大众,以提升服务质量及便捷性、完善网络支付工具、保障网络信息安全环境等为抓手,并加强互联网医疗服务资源整合,改善网络时代下的群众就医体验。
2018年05期 v.34 462-465+4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1K] [下载次数:662 ] |[引用频次:28 ] |[阅读次数: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