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著

  • 基于WCI影响力的全国省级疾控中心微信公众号传播效果及影响因素研究

    周悦;段桂敏;唐佳妮;段媛;万圣洁;周翔;

    目的 分析全国31个省级疾控中心微信公众号推文的信息特点和传播效果,为各地疾控中心科学高效地运用公众号开展健康传播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23年11月各省级疾控中心公众号推送健康科普类文章,采集标题、内容信息、阅读量和点赞量进行描述性分析,利用非参数Kruskal-Wallis H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不同健康主题、标题特征、推送形式对阅读量与点赞数的差异,计算微信传播指数WCI值,研究不同省级疾控中心公众号推文的信息特征与传播效果。结果 研究时段内,全国31个省级疾控中心共推送健康科普类文章1550篇,健康主题、标题情感倾向、标题句式、标题长度对阅读量与点赞量均存在显著影响,推送形式仅对阅读量存在显著影响;各省级疾控中心公众号以综合WCI值排序,前5名依次为河南、广西、四川、江苏与广东;将各省级疾控中心按4大经济地区标准汇总,WCI值排名第一为中部地区(1174.67),最后为东北地区(497.63);针对不同推送主题WCI值,公众更关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1279.61)、免疫规划(1261.40)与妇幼健康(1219.41)类主题。结论 省级疾控中心公众号应从健康主题、标题构思、内容构建以及传播影响力等方面综合布局,找准自身公众号定位,结合互联网优势紧跟健康热点,利用标题特征与主题优势,提升健康科普效果,提高人民群众健康素养。

    2025年07期 v.41 579-584+5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8K]
    [下载次数:82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2 ]
  • 个人社会资本在心血管疾病患者社会经济地位与健康信息素养间的中介效应分析

    赵姿烨;李泽慧;刘玮;武龙佳;吴思琪;李豪洁;孙佳玥;徐天宇;尹慧;

    目的 探索心血管疾病(Cardio Vascular Diseases,CVDs)患者的健康信息素养现状,以及个人社会资本在CVDs患者社会经济地位与健康信息素养间的中介效应,为提出改进CVDs患者健康信息素养的策略提供理论参考。方法 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16条目个人社会资本量表、29条目健康信息素养自评量表,对上海市、黑龙江省部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CVDs患者进行调查。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中介效应,采用Bootstrap检验中介效应。结果CVDs患者健康信息素养得分为(16.40±3.77)分,社会经济地位得分为(5.68±1.25)分,个人社会资本得分为(20.90±6.32)分。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CVDs患者健康信息素养与社会经济地位(r=0.357)、个人社会资本(r=0.211)均呈正相关,社会经济地位与个人社会资本(r=0.152)也呈正相关(P <0.05)。结构方程模型结果显示,社会经济地位、个人社会资本均可直接影响CVDs患者的健康信息素养。Bootstrap检验结果显示,个人社会资本在社会经济地位和健康信息素养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值为0.011(95%CI:0.005~0.018)。结论CVDs患者健康信息素养水平有待提高,个人社会资本在社会经济地位和健康信息素养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因此,未来相关部门应根据CVDs患者个体社会经济状况的差异针对性制定干预策略,并重视个人社会资本的调动与强化作用,以提升CVDs患者的健康信息素养水平。

    2025年07期 v.41 585-5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5K]
    [下载次数:87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6 ]
  • 2022年南昌市儿童青少年近视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章英;刘慧;沈紫阳;田津晶;谢许情;赖肖;

    目的 调查了解江西省南昌市儿童青少年近视患病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制定近视防控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于2022年抽取部分南昌市儿童青少年(幼儿园及中小学生)进行近视筛查和视力不良影响因素问卷调查;使用分性别和年级的2022年南昌全市在校学生人数对近视数据进行加权,采用χ~2检验或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运用多水平模型进行近视影响因素分析。结果 儿童青少年近视患病率为49.16%(95%CI=48.58~49.74),加权近视患病率为47.11%(95%CI=47.00~47.22),各学龄组间近视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近视患病率随着学龄增加呈明显上升趋势(χ~2=6560.85,P<0.05)。两水平Logistic模型分析结果显示,男生(OR=0.74)、小学高年级(OR=0.13)、初中(OR=0.40)、仅用台灯或屋顶灯(OR=0.82)等为近视的保护因素;课间休息活动场所在教室内(OR=1.09)、读写时眼睛从不或偶尔距离书本超过一尺(OR=1.34)、父母一方近视(OR=1.86)、父母都近视(OR=3.00)为近视的危险因素。结论 南昌市儿童青少年近视率仍然处于较高水平,文化程度、户外活动、灯光使用、用眼行为、遗传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建议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加强近视预防宣传教育,控制近视危害因素,采取有效的近视预防干预措施。

    2025年07期 v.41 590-5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0K]
    [下载次数:69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5 ]
  • 青少年学习倦怠、年龄、网络成瘾与吸烟行为的关系研究

    张磊;刘艳红;彭丽爱;姚梦;陈洁;陈韦冰;郭艳芳;

    目的 探讨青少年网络成瘾与吸烟行为的关系,分析学习倦怠在其中的中介作用,并检验年龄对该路径的调节作用,为教育部门和公共卫生机构构建青少年“网络使用-心理干预-行为矫正”三级预防体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于2022年11—12月,采用Young氏网络成瘾诊断问卷、学习倦怠量表等对深圳市宝安区部分青少年进行调查。采用Process宏程序构建中介模型检验学习倦怠的作用,并构建有调节的中介模型检验年龄的调节作用。结果 共调查3004名青少年,其平均年龄为(14.25±1.66)岁,网络成瘾得分的中位数(P_(25),P_(75))为0 (0,3)分,学习倦怠得分的中位数(P_(25),P_(75))为43 (33,51)分,现在吸烟率为0.66%,尝试吸烟率为6.23%。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深圳市宝安区青少年吸烟行为与年龄(r=0.110)、网络成瘾(r=0.087)、学习倦怠(r=0.086)均呈正相关(P<0.05)。Bootstrap检验结果显示,学习倦怠在青少年网络成瘾与吸烟行为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值为0.002 (95%CI:0.001~0.004);年龄在青少年网络成瘾与吸烟行为间起调节作用(β=0.006,t=4.393,P<0.05)。结论 学习倦怠、年龄分别在青少年网络成瘾与吸烟行为间起部分中介作用、调节作用。因此,未来教育部门和公共卫生机构应重点关注低龄网络成瘾青少年的学习倦怠问题,可通过增强其学习兴趣等措施,降低其吸烟风险,促进身心健康。

    2025年07期 v.41 595-599+6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4K]
    [下载次数:153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1 ]
  • 新老年人健康科普信息设计的评价维度构建

    宋依雯;门德来;谢智洋;

    目的 梳理新老年人对健康科普信息设计的需求,进而探讨面向该群体的健康科普信息设计评价维度,为面向该群体的健康信息设计提供参考,促进适老化健康信息传播。方法 对广州市番禺区石楼和大学城的新老年群体进行定量研究。通过访谈得到新老年群体健康科普信息16维度需求项,采用线下滚雪球抽样法进行问卷调研得到了受访者的基本情况和对健康信息的需求数据。问卷由基本情况问卷和Kano需求问卷两部分组成。样本数量为259人,对象为60岁及以上、具有使用互联网产品意愿、对生活怀有积极向上态度、关注自身健康管理等的自理型老年人。结果 编码后得到新老年人健康信息需求共16项,可分为理解力、美观性、记忆性、情感化4大类。受调查259名老年人中,男性占比53.28%,女性占比46.72%,60~69岁低龄老年人占比最多(71.43%);平均每天使用互联网的时间为1~2 h占比最多(51.35%)。Kano问卷的标准化Cronbach's α系数为0.939,信度较好。KMO值为0.958,大于0.6,数据可以被有效提取信息。计算得到满意系数(SI=0.397)和不满意度系数(DSI=0.434);据此绘制Better-Worse系数四象限分布图,魅力型需求包括N4 (设计语言统一)、N6 (多媒体)、N13 (权威性)、N16 (熟悉视角),期望型需求包括N2 (去除干扰)、N3 (视觉层级清晰)、N10 (组块划分),必备型需求包括N8 (色彩丰富)、N11 (突出重点)、N12 (提供案例)、N15 (口语化);各需求要素敏感度(S)指标的结果与排序为N6 (0.820)>N13 (0.774)>N2(0.740)>N16 (0.728)> N3 (0.699)> N15 (0.674)> N12 (0.637)> N10 (0.615)>N11 (0.534)>N8 (0.521)。4项信息评价维度要素敏感度均值为理解力(s=0.703)、美观性(s=0.670)、记忆性(s=0.595)、情感化(s=0.725)。结论 得到新老年群体对健康科普信息的必备型、期望型、魅力型需求,并由此建立以新老年群体为受众的健康科普信息设计评价四维度表,其中优先级情感化类>理解力>吸引力>可记忆。

    2025年07期 v.41 600-6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7K]
    [下载次数:46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7 ]
  • 河北省大学生烟草使用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贺蕾;谭鹆昕;程蔼隽;于飞;温博强;李星陶;郭晓亮;

    目的 了解河北省大学生吸烟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高校有针对性地开展控烟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河北省9所高校的4980名大学生进行微信扫码自填式问卷调查,调查学生基本信息、卷烟使用情况、二手烟暴露和烟草危害认知等信息,分析大学生现在吸烟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结果 本次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4845份,大学生现在吸烟率为12.28%,男生(21.15%)明显高于女生(0.94%);在学校环境非吸烟者二手烟暴露率高达54.56%,在校外公共场所非吸烟者二手烟暴露率达47.84%;吸烟大学生对主动吸烟容易导致中风、心脏病、肺癌和阳痿的认知度为46.89%、54.45%、81.01%和42.86%,均低于不吸烟大学生的56.12%、62.71%、89.88%和48.75%,吸烟大学生对二手烟容易导致成人心脏病、儿童肺部疾病和成人肺癌的认知度为58.82%、68.07%和72.10%,均低于不吸烟大学生的64.31%、79.86%和83.18%(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性(OR=24.481)、低年级学生(一年级OR=2.701、二年级OR=2.377、三年级OR=3.022)、看到教师吸烟(OR=2.335)、二手烟暴露(OR=1.331)的大学生更容易发生吸烟行为,接触媒体控烟信息(OR=0.552)、知晓烟草危害知识(OR=0.760)的大学生相对不容易吸烟。结论 河北省大学生现在吸烟率较高,高校应针对大学生的特质和吸烟的影响因素,有针对性地开展烟草控制和干预措施,让大学生深刻了解吸烟的健康风险,降低吸烟行为的发生、提高戒烟行为的可能性。

    2025年07期 v.41 606-6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3K]
    [下载次数:46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8 ]
  • 中国HPV疫苗犹豫的系统评价和单臂贝叶斯Meta分析

    李艺;刘紫微;周亮茹;王雨琦;张思奇;张歆;

    目的 对中国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疫苗犹豫实证研究进行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方法 利用8种中英文文献数据库检索截止到2024年1月24日发表的我国HPV疫苗犹豫实证研究。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采用R软件(4.0.0)进行贝叶斯Meta分析,进而分析其研究设计、理论模型及影响因素。结果 系统评价共纳入15项研究。研究的目标人群主要为女性和女孩家长。贝叶斯Meta分析共纳入13项研究,结果显示我国HPV疫苗犹豫率为31.00%(95%CI:17.00~48.30)。亚组分析结果显示,研究对象本人和监护人的疫苗犹豫率分别为35.04%(95%CI:16.72~57.53)和28.26%(95%CI:4.54~72.33);东部和西部地区分别为21.67%(95%CI:6.02~48.41)和32.82%(95%CI:6.64~72.30);本科及以下和硕士研究生及以上人群分别为28.51%(95%CI:2.91~80.53)和19.15%(95%CI:0.19~95.70);医学和非医学专业人群分别为26.21%(95%CI:4.52~64.03)和32.17%(95%CI:3.62~81.11)。纳入研究的理论模型包括3Cs(Complacency、Confidence、Convenience),PAPM (Precaution Adoption Process Model)和5Cs (Confidence、Constraints、Complacency、Calculation、Collective responsibility)。疫苗犹豫产生原因主要为疫苗信心不足、认知程度和接种的便利性问题。个人态度因素、储备知识程度和人口学因素是影响疫苗犹豫程度的重要因素。结论 当前证据显示,我国疫苗犹豫程度较高,不同特征的人群疫苗犹豫率存在差异。受纳入研究数量和质量限制,上述结论尚需开展更多高质量研究予以验证。

    2025年07期 v.41 611-618+6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0K]
    [下载次数:67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 云南省在校学生欺凌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温雅婷;王琦;宋婷;邓雅琪;陈莹;焦锋;

    目的 了解云南省在校学生欺凌现状及影响因素,为学生欺凌的防范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分层整群抽样,对云南省3个州(市)在校初高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采用χ~2检验和Logistic回归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 本次共调查6480名学生,有效问卷6180份,有效率为95.4%。学生欺凌的总体发生率为22.5%。遭受欺凌、实施欺凌、遭受/实施欺凌者分别占17.5%、1.8%、3.2%。在遭受欺凌的学生中,女生、高中为保护因素(OR值分别为0.847,0.733),危险因素有:饮酒、儿童期情感虐待、自伤行为(OR值分别为1.350,2.816,2.183;P均<0.05);在实施欺凌的学生中,危险因素包括吸烟、饮酒、儿童期情感虐待、性虐待和自伤行为(OR值分别为2.273,2.028,2.153,2.250,1.923;P均<0.05);在遭受/实施欺凌者中,危险因素包含成绩排名后20%、饮酒、儿童期情感虐待、性虐待、躯体虐待、自伤行为(OR值分别为1.688,2.391,3.152,4.656,2.017,2.454;P均<0.05)。结论 云南省学生欺凌情况不容乐观,以遭受欺凌最为常见,学校及家长应重点关注男生、初中生、农村地区留守儿童,以及有不良生活习惯、儿童期创伤经历的学生,减少学生欺凌事件的发生。

    2025年07期 v.41 619-6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6K]
    [下载次数:47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9 ]
  • 慢性病老年人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分析

    张嘉琪;刘钰曦;区翠红;刘瑞明;

    目的 分析慢性病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并为提高老年人幸福感提供参考。方法 使用2018年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数据(CLHLS)共9083例慢性病老年人相关信息,非参数检验比较不同慢性病老年人主观幸福感得分差异,运用分位数回归模型分析慢性病老年人幸福感在不同分位数上的影响因素。结果 分位数回归结果显示,年龄、婚姻状况、吸烟、喝酒、锻炼、跳广场舞、自评健康、职业和文化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婚姻状况在所有分位数中均显示显著正向影响,Q10至Q90分位数的回归系数分别为0.753、0.661、0.854、0.791和0.446;锻炼在所有分位数中均显示显著正向影响,Q10至Q90分位数的回归系数分别为0.912、0.582、0.630、0.757和0.667;自评健康在所有分位数中均显示显著正向影响,Q10至Q90分位数的回归系数分别为4.551、4.227、5.188、4.981和4.507,提示婚姻状况、有无锻炼和自评健康对慢性病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具有一定的稳健性;其他因素的影响则在不同分位数回归中的表现不尽一致。结论 我国慢性病老年人主观幸福感受多种因素影响,社会、地方政府、家庭和个人应予以高度重视,针对主要影响因素积极采取相应措施,以提高慢性病老年人主观幸福感。

    2025年07期 v.41 625-6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3K]
    [下载次数:133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 ]
  • 网络社群的健康科普传播对提高家庭健康教育指导员健康素养的效果评价

    龚亮亮;余运贤;戎志东;李双央;

    目的 探讨基于网络社群的健康科普传播模式在提高家庭健康教育指导员健康素养中的效果。方法 2022年11月—2023年10月开展家庭健康教育指导员网络社群干预。在实施干预前、后,采用系统抽样法从总体中抽取调查对象完成线上问卷调查。干预前回收有效问卷352份,有效应答率99.2%;干预后回收有效问卷312份,有效应答率92.9%。比较干预前后健康素养水平、社群活跃度和满意度。结果 经过12个月的连续干预,社群成员主动关注社群消息的比例从55.7%上升至88.1%,主动分享健康知识、经验、感受的比例从38.6%上升至61.5%,对社群非常满意的比例从44.0%上升至56.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干预后健康素养总分(52.7±9.7)分、基本知识和理念(23.4±3.8)分、慢性病防治(9.6±2.3)分、基本医疗(10.2±2.5)分高于干预前(51.0±10.1)分、(22.7±4.0)分、(9.2±2.4)分、(9.7±2.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利用网络社群的健康科普传播模式有助于健康素养水平的提高。

    2025年07期 v.41 633-6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5K]
    [下载次数:49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5 ]

综述

  • 儿童和青少年久坐行为研究进展

    汤路路;袁书逸;夏同霞;

    久坐行为是儿童和青少年常见的生活习惯,了解其潜在危害,控制相关因素,是减少儿童和青少年久坐行为的预防手段。本研究对我国儿童和青少年久坐行为现况、儿童和青少年久坐行为的危害、影响因素及干预措施进行阐述,旨在为我国开展儿童和青少年久坐行为的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2025年07期 v.41 637-640+6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3K]
    [下载次数:79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9 ]

调查研究

  • 2023年北京市昌平区≥15岁常住居民烟草流行现况调查

    贾培;张嘉溪;杜强;王艳杰;原野;

    目的 了解2023年北京市昌平区烟草流行现状及控烟政策的执行效果,为制定烟草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23年4月采用多阶段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昌平区≥15岁常住居民开展调查。采用SPSS28.0软件进行吸烟率、戒烟率、复吸率等指标的数据分析。结果 调查昌平区≥15岁常住居民2640人,现在吸烟率为19.71%,男性(34.95%)高于女性(1.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3.31,P<0.01);每日吸烟率为17.82%,男性(32.11%)高于女性(1.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3.98,P<0.01)。戒烟率为25.43%,男性(24.57%)低于女性(40.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9.51,P<0.01);在尝试过戒烟的人群中,47.97%的居民复吸,男性(48.83%)高于女性(36.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6.70,P<0.01)。不同年龄、职业人群现在吸烟率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00,P<0.01;χ~2=29.804,P<0.01)。45~<65岁年龄现在吸烟率最高,为24.59%,农民现在吸烟率最高,为51.14%;居民对吸烟会引起具体疾病的知晓率从高到低依次为肺癌(88.77%)、心脏病(70.43%)、中风(56.75%)和阳痿(38.39%),同时知晓吸烟会引起以上4种疾病的比例为31.89%。结论 北京市昌平区男性吸烟率高于女性,吸烟可引起具体疾病的知晓情况尚可,应将中老年、农民以及男性群体作为控烟的主要对象。

    2025年07期 v.41 641-6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2K]
    [下载次数:36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 IMB联合回授法健康教育在老年COPD稳定期患者中的效果评价

    刘丽娟;崔立然;吴林雪;陈珊珊;葛新;宿冰;

    目的 评价疾病知识、信念和行为联合回授法健康教育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单纯随机抽样法,抽取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2022年7月—2023年8月收治的190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干预组采用IMB联合回授法健康教育。采用t检验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自护能力、疾病知信行、病情控制情况和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干预组的自护意愿、自护知识、自护技能、信息-动机-行为模型(IMB)得分和6分钟步行距离分别为(88.63±9.16)分、(90.25±9.06)分、(89.41±9.47)分、(35.92±3.89)分、(9.07±0.84)分、(18.53±1.39)分和(371.42±40.51)m,均高于对照组的(79.40±8.05)分、(79.15±8.51)分、(77.49±7.17)分、(33.25±5.92)分、(6.98±1.77)分、(15.87±3.26)分和(338.72±34.10) 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呼吸困难分级评分量表、COPD自我评估测试量表评分、疾病影响、活动能力和呼吸症状得分分别为(1.51±0.39)分、(12.37±2.95)分、(40.77±4.90)分、(39.61±5.73)分和(34.68±4.86)分,低于对照组的(1.94±0.48)分、(14.88±4.02)分、(47.25±6.49)分、(45.78±7.84)分和(43.07±5.78)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IMB联合回授法健康教育可提高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的自护能力、疾病控制、疾病知信行及生活质量。

    2025年07期 v.41 646-649+6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8K]
    [下载次数:55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 ]
  • 基于IMB的健康教育在妊娠期高血压患者疾病管理中的效果分析

    雷芳;李玉为;徐雁;

    目的 评价基于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Information-Motivation-Behavioral Skills Model,IMB)的健康教育在妊娠期高血压患者疾病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通过便利抽样法选取2023年1月—2024年6月在安徽省宿州市立医院收治的226例妊娠期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1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其基础上采用基于IMB的健康教育。采用t检验、重复测量方程分析和χ~2检验分析2组干预前、干预4周的疾病知识水平、自我管理行为和血压,分娩结局和分娩后血压。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疾病知识水平和自我管理行为得分分别为(21.55±3.63)分和(128.72±16.33)分,均高于对照组的(17.55±4.14)分和(105.83±18.51)分;2组收缩压和舒张压各时间点间、组间、组和时间的交互作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分娩后,观察组收缩压和舒张压为(135.46±5.83) mmHg和(86.64±5.33) mmHg,均低于对照组的(140.82±6.34) mmHg和(91.08±5.92) mmHg;观察组早产、产后出血及胎儿窘迫发生率分别为4.42%、7.08%和6.19%,均低于对照组的12.39%、17.70%和14.16%;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IMB的健康教育在妊娠期高血压患者疾病管理中具有一定积极作用,能有效提高其疾病知识水平及自我管理能力,降低患者血压水平,改善妊娠结局。

    2025年07期 v.41 650-6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8K]
    [下载次数:69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 ]
  • 济南市大中专院校学生结核病防治知信行调查分析

    张文茜;毕秀丽;耿红;董怡然;董卉;蔡俊丽;欧阳岳苏;景睿;

    目的 了解济南市大中专院校在校学生结核病防治核心知识知晓、态度和行为(知信行)情况,分析影响学生结核病防治知信行的因素,为精准地开展学校结核病防控知识健康宣教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23年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济南市8所大中专院校的13 230名在校学生作为调查对象,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开展线上答题,对学生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态度及行为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 回收调查问卷11 091份,有效问卷11 007份,问卷有效率为99.24%。在校学生结核病总核心知识知晓率为89.15%,结核病防治核心知识、态度和行为的及格率分别为97.15%、69.61%和97.44%。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男性(OR=0.485,95%CI:0.379~0.620)、二年级(OR=0.424,95%CI:0.324~0.555)、本人得过结核病(OR=0.185,95%CI:0.076~0.448)的学生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及格率较低,医学专业(OR=2.916,95%CI:1.691~5.028)的及格率较高;男性(OR=0.846,95%CI:0.777~0.921)、年级越高(OR=0.686,95%CI:0.616~0.763;OR=0.771,95%CI:0.671~0.885;OR=0.743,95%CI:0.586~0.943)、同学朋友得过结核病(OR=0.811,95%CI:0.672~0.979)的学生结核病防治态度及格率较低,医学专业(OR=5.673,95%CI:4.694~6.856)、结核知识知晓率高(OR=2.621,95%CI:2.045~3.359)的学生结核病防治态度及格率较高;二年级(OR=0.618,95%CI:0.469~0.813)的学生结核病防治行为及格率较低,医学专业(OR=6.134,95%CI:2.709~13.888)、结核知识知晓率高(OR=8.571,95%CI:6.136~11.973)、对结核防治持有乐观态度(OR=1.837,95%CI:1.466~2.393)的学生结核病防治行为及格率较高。结论 济南市8所大中专院校在校学生的结核病防治核心知识知晓率情况较好,但存在“知信行”分离现象,今后应有计划和有针对性地开展结核病防控知识健康宣教活动。

    2025年07期 v.41 655-6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3K]
    [下载次数:26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 ]
  • 温州市某县≥60岁人群老年痴呆症患病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黄小菲;陈盈浩;张娜;

    目的 分析温州市某县老年痴呆症的患病率并探讨其影响因素,以期为老年痴呆症的预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使用2020—2021年温州市某县老年痴呆专题调查资料,分析温州市农村老年痴呆症的流行病学分布特征,使用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老年痴呆症的影响因素。结果 温州市某县60岁及以上人群老年痴呆症的患病率为17.59%(95%CI:16.50~18.68),不同年龄、实际收入、体育锻炼和静坐时间的调查对象间老年痴呆症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1.620,95%CI:1.097~2.392)、实际收入(OR=0.663,95%CI:0.479~0.917;OR=0.224,95%CI:0.078~0.640)、体育锻炼(OR=0.314,95%CI:0.186~0.529)和静坐时间(OR=0.224,95%CI:0.078~0.640)是老年痴呆症患病率的影响因素(P <0.05)。结论 老年痴呆症在温州市某县≥60岁老年人群中患病率较高,应特别关注高龄、收入较低、体育锻炼较少和静坐时间较长的人群。

    2025年07期 v.41 662-6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5K]
    [下载次数:69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1 ]

工作研究

  • 以医院为主体的健康科普激励机制的探索与实践

    陈明雁;洪成伟;秦瑛;

    在“健康中国”战略下,医务人员成为健康科普和患者教育的重要力量,亟须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以推进科普工作的开展。医务人员现状调查提示,调查对象有开展科普工作的意愿,但受到工作待遇、工作回报、工作环境及支持等多因素影响。北京协和医院基于双因素理论,通过建立双委员会工作模式、开展健康科普综合绩效考核、实施“星原计划”科普活动、科技科普双向融合等实践,有效提升了该院医务人员工作积极性,取得了良好效果。

    2025年07期 v.41 667-6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8K]
    [下载次数:7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2 ]

  • 《中国健康教育》杂志第九届编委会换届公告

    <正>依据《中国健康教育》杂志编委会章程规定及工作需求,本刊第八届编委会任期已满。按照工作安排,启动并完成了第九届编委会换届工作。本次换届工作遵循精简高效原则,决定不另行召开换届会议。换届工作严格按照既定程序进行:在广泛征集、充分酝酿和推荐的基础上,杂志编辑部对所有编委推荐信息表进行了认真审核与筛选。经综合考量学术造诣、专业领域、地域分布、行业贡献及对期刊发展的热忱等因素,最终形成了第九届编委会建议名单。该名单已上报主办单位中国健康教育中心审核确认,并最终通过。

    2025年07期 v.41 5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9K]
    [下载次数:17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5 ]
  • 下载本期数据